一、 间接加热的优点及主要的传热介质。
用火直接加热会造成局部过热,致使加热的物质部分破坏,这既降低了产率,也增加产物分离提纯的困难。局部过热,有时会引起火灾,甚至发生爆炸。为了使生产正常进行,许多情况要求间接加热,即选用直接加热热载体,再用热载体加热其它物质。常用的热载体主要分三类:水、油和熔盐,而以水及油用得较多。水作为传热介质具有许多优点,如潜热大、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无毒,本身对金属的腐蚀性小。缺点也很明显,如水由于汽化膨胀做机械功而消耗能量,潜热也不能充分利用,而且一般情况下水加热至150℃~160℃时,其压力将达到0.5~0.6Mpa。温度再高时对应的压力将更高,使用不便。
导热油是有机热载体,按其结构分有:烃、醚、醇、硅油、含卤烃及含氮杂环等。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导热油是烃,即组成的元素只有碳及氢两种。导热油和水相比,使用温度高,较高的使用温度可达400℃,而且可节能30%-50%。油的蒸气压也小,使用方便,有些导热油既可用于加热又可用于致冷。导热油的缺点是在使用过程逐渐变质,而且本身会燃烧,使用温度也难超过400℃。
二、 理想的导热油应具备的条件。
1、传热效果要好。要求传热效率高适用温度高,适用的温度范围宽。
2、安全。使用时不发生爆炸,正常操作下不发生火灾,毒性小不污染环境。
3、经济。售价低,使用寿命长,废油较好能回收。
4、使用方便。要求油在很宽的范围内保持液态。要符合这些条件,就要求油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三、分子间引力从何而来?为何有大小差异?归根结底这种引力是静电引力,一分子的正端和另一分子负端之间有引力,正负端带电量越大,引力越强。
分子间的引力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离子间的引力。
(2)偶好的—偶好的引力。
(3)氢键。
(4)范德华力 在烷烃中每增加一个碳沸点大致一升20~30℃。因此在同一类的烃类导热油中,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变大,结果油的蒸气压变小、闪点及沸点升高,这对导热油性能是有利的。但油的粘度和流点随着分子引力增加而变大,这对导热油的性能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不能选择一种基础油既是蒸气压小,沸点、闪点高,而同时又是粘度及流点低,我们选基础油时只有在这些物性中进行平衡。 范德华力的强弱不但和分子大小有关,而且和分子形状也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