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12-66214179
[导热油品种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2/27]共阅[1192]次

大家可知道,其实导热油就是一系列物理性质,如粘度、蒸气压、沸程、初馏点、流点和油的性能有关。而粘度和传热效果直接有关,油的粘度小,油才能流动快,传热效率才能高。一个液体化合物在一定大气下有一定沸点。

通常导热油是个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并不相同,油组分中较低沸点与较高沸点之间的范围称为沸程。沸程越高,油的较高使用温度也越高。

油是否容易起火,可从油的蒸气压大小、闪点、燃点及自燃点高低作出判断。如果油容易挥发成气体,则容易起火。闪点、燃点及自燃点和油的挥发性也有关系。油的气化数量可用油的蒸气压来表示。温度升高,油的气化量增加,蒸气压随之上升。组成一定的油,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是恒定的。

闪点是指油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临近火焰时发出短暂闪火的较低油温。某种油的油温升至某一温度,引火后产生不再熄灭的火焰产生这种现象的较低油温称为燃点。油温升至某一温度与空气接触不需要引火就能自燃,发生自燃的较低油温称自燃点,如果油的蒸气压小,闪点、燃点、自燃点高,那么这种油就不易引起火灾。

通常油的使用温度在闪点之上,这就要求油不能和明火或火花直接接触,但油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自燃点。油的安全性及使用温度和油的初馏点也有一定的关系。一定条件下冷凝管末端流出带头者滴馏出物的瞬间蒸馏温度称为初馏点,这和油中低沸点馏份有关。

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使用温度考虑,都希望初馏点高。所谓流点是指油能够流动的较低油温。流点低的油即使在北方的严寒天气也能保持流动状态,否则会给油炉的启动带来困难。

油的物性和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许多油的物性和分子间的引力有直接关系,如果分子间的引力小,液体容易汽化,蒸气压必然大,沸点和初馏点也低,相反油粘度由于引力变小,沸点和初馏点也低,相反油粘度由于引力变小,沸点也随引力变小而降低。

分子间引力从何而来?为何有大小差异?归根结底这种引力是静电引力,一分子的正端和另一分子负端之间有引力,正负端带电量越大,引力越强。

分子间的引力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离子间的引力。(2)偶好的—偶好的引力。(3)氢键。(4)范德华力


    在烷烃中每增加一个碳沸点大致一升20~30℃。因此在同一类的烃类导热油中,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变大,结果油的蒸气压变小、闪点及沸点升高,这对导热油性能是有利的。但油的粘度和流点随着分子引力增加而变大,这对导热油的性能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不能选择一种基础油既是蒸气压小,沸点、闪点高,而同时又是粘度及流点低,我们选基础油时只有在这些物性中进行平衡。


导热油品种很多,根据不同品种,沸点也是不一样的

如这两个导热油:

  1:联苯-联苯醚混合物(可气相、液相使用) 2:氢化三联苯(高温液相导热油) 3:中温联苯 4:低温联苯(可气相、液相使用) 5:320导热油(高温液相导热油) 


  联苯-联苯醚混合物(LD-400),选用日本进口联苯及国产优质联苯醚为原料,严格配比混合,再经精制而成。联苯-联苯醚混合物是以联苯和联苯醚混合配制的低共熔混合物,质量比为26.5:73.5。本产品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在适用范围12-400℃间能长期使用,安全性能好,高温时饱和蒸汽压力低,既可用于气相加热、又可用于液相加热。与美国Thermino1-vp-1、Dowtherm-A、日本Therm-S-300及西德Diphy1的同类产品并可混合使用。 


  氢化三联苯(LD-340)是由不同比例的邻、间、对三联苯混合物部分氢化而得(饱和度为40%)。平均分子量:252,外观: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凝固点低-30℃,高温下渗透性小,345℃条件下可液相操作,是目前较优质的液相高温导热油。是美国Therminol-66,Dowtherm-RP,法国Gilotherm-TH,日本Therm-s-900导热油的同类产品并可混合使用。 


  中温联苯导热油(LD-244)沸点为244度,进口产品。 

  低温联苯导热油(LD-181)沸点为181度,进口产品。


按中石化标准:导热油分为以下几种:

QB\QC导热油:QB使用温度较高300℃、QC使用温度较高320℃.其组成为精制矿物油加入抗氧、抗垢等添加剂调制而成。

THERMINOL66使用较佳温度-7~345℃,其组成为氢化三联苯。

THERMINOL55使用较佳温度-25~300℃,其组成为合成烃混合物经精制而成。

THERMINOL59使用较佳温度-46~316℃,其组成有合成烷基环烃制成。

THERMINOL VP-1使用较佳温度12~400℃,其组成为联苯—联苯醚共沸混合物。

THERMINOL LT使用较佳温度-75~315℃,其组成由合成烷基环烃制成。

对于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能否做导热油,要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并经技术监督局备案。



相关关键词: